电力能源
招标网
dlnyzb.com
  • 招标采购
  • 企业查询

服务热线:400-172-7492

付费指导

登录

会员注册

电力能源招标网

电力能源招标网

  • 招标采购
  • 企业查询

当前招标投标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有哪些

来源:

电力能源招标网

发布时间:

2025-04-03


当前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薄弱环节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体制层面的矛盾与问题

  1. 建筑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规范任务艰巨,业主和招投标代理机构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。
  2. 施工企业自律能力不足,业主支付担保制度推行乏力,工程监理、造价和咨询机构的发展尚不成熟,市场中介环节薄弱。

(一)招投标程序漏洞

  1. 用招标书牟利:部分招标单位通过售卖标书收取高额费用,并且不论中标与否均不予退还,甚至个别地方还额外收取建筑管理费,造成不公平现象。

  2. 设置障碍排斥他人:工程项目业主为确保内定好的施工队伍中标,会故意在招标文件中设定倾向性条款,或者提高招标资格条件以排斥潜在投标人,亦或要求企业提供巨额保证金以排除对手。

  3. 订立不合理合同:招标单位表面上签订符合规定的合同,实则私下与承包商签订具有真正约束力的实际合同,其中包含利润回收、分包或苛刻条款等安排。承包商若不接受此类“不合理合同”,就无法获得工程,被迫妥协。

(二)操作空间上的机会主义行为

  1. 出圈企业重复来:招标单位或招投标管理部门可能通过操控评标过程,让原本未能达到中标标准的企业得以中标。

  2. 明招暗定:在资格预审阶段,虽然组织了对拟参加投标单位的考察,但实际上已事先确定意向单位,为其量身定制评标程序和办法。

  3. 肢解项目标段:为了规避招投标程序,一些单位将造价5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分拆或肢解,从而直接指定施工单位。而招投标管理部门对此类做法审查把关不够严格。

(三)监督过程中的空子

  1. “公开评标”不透明:评标过程中未在竞标单位报价后公布经审定的标底,而是待宣布中标者时才公布,导致投标单位对评标过程缺乏清晰了解。

  2. 假借资质参与竞争:尽管《招投标法》有明确规定,但在实际报名和资格审查过程中,仍存在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招投标的现象,审核制约措施不到位。

  3. 后续监管缺失:普遍存在重场内管理、轻后续监督的现象。招投标后续监管往往因思想重视程度不足、人手短缺及体制原因,如施工队伍年检和日常管理归属建设主管部门,使得招投标办和建设主管部门之间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,导致后续监督工作出现真空。如此一来,诸如借资质、非法转包、擅自变更合同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。

【免责声明】电力能源招标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分享和传播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
上一篇:

公开招标、邀请招标与竞争性谈判概述及对比